还记得《艳阳天》弯弯绕吗?妻子叶琳琅扮演,他还饰过王晓棠哥哥
No.1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刻意设置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两个不同的阵营组合,且两个阵营很好识别。一般来说,正面人物浓眉大眼、一脸正气,反面人物则贼眉鼠眼、阴险毒辣,如那时的《艳阳天》《青松岭》《创业》《决裂》《春苗》《闪闪的红星》等,无不如此。
而在当年的农村题材影片中,《艳阳天》中的弯弯绕和《青松岭》中的钱广,是两个落后分子的典型代表,人们记忆犹新。
先说那钱广吧,自私自利,思想落后,为人处事油嘴滑舌,整日戴着耷拉着帽檐的破帽子,一副人见人烦的猥琐形象,尤其他一些台词如吃粮靠集体,花钱靠自己、要说犯啥事?那找不着咱哥们!要说资本主义……那谁还没有点儿哪?等等,现在的许多人都张口就来。

钱广这一艺术形象经过《青松岭》无限放大,在人们的记忆中,几乎成了那个年代资本主义尾巴的特定符号。
想必,作为当年的老观众,许多人还记得钱广,但你还记得《艳阳天》中的那个落后分子弯弯绕吗?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No.2
在小说和电影《艳阳天》中,几乎正反面人物泾渭分明,如张连文、郭振清、张明子饰演的萧长春、韩百仲、焦淑红是正面角色,形成反差的,则是几个反面角色,如浦克饰演的反革命分子马之悦、顾谦饰演的梦想变天的地主马小辫、李希达饰演的的堕落变质坏会计马立本、常文治饰演的富裕中农弯弯绕等等。
其实,弯弯绕只是一个绰号,角色的名字叫马同利。与钱广惊车搞破坏、投机倒把相比,弯弯绕就没那么坏了,他也是劳动者出身,不过就是精于算计、过于自私罢了,如因为偷偷转移粮食的事被人发现而受到大伙批评时,他辩解道:要是有人给我家送粮食,我也会说轻巧话!
不过,虽说弯弯绕和钱广都是电影中的配角,但由于他们演得接地气,故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常文治,1931年7月13日出生于山西太原一个建筑工人家庭,祖籍河北保定。幼年家境比较贫寒,1945年开始不再读书,做小买卖、去建筑工地做小工等等,什么活计都干。20岁那一年开始从艺,1953年,进入当时的山西人民话剧团。
进入话剧团后,常文治主演、参演了不少话剧,如《春风吹到诺敏河》《刘胡兰》《西望长安》《妇女代表》《霓虹灯下的哨兵》《烽火中的三代》《冷战》《壮志易河山》《万水千山》《焦裕禄》等,他成为当年山西乃至全国都十分有名的话剧演员。
No.3
上世纪60年代,长影成立《艳阳天》剧组,因为那时候的山西省话剧团在全国有着很大的名声,尤其是他们演的农村戏在全国更为有名,于是剧组从该剧团选择了常文治和严飞(萧老大扮演者),参与该片的拍摄。由于突发邢台地震的缘故,拍摄工作暂停,这样一停就停了六七年。
1973年,长影重拍《艳阳天》,常文治在其中饰演了弯弯绕马同利,值得一提的是,在片中饰演弯弯绕老婆的,是著名演员叶琳琅。
其实,在拍摄《艳阳天》之前,常文治就已经在多部电影中饰演过角色,如《帅旗飘飘》中的吉庆爷爷、《鄂尔多斯风暴》中的那音太、《平原游击队(重拍片)》中的吴有贵。
其中,在电影《鄂尔多斯风暴》中,常文治饰演了由王晓棠扮演的乌云花的哥哥那音太。
《艳阳天》上映后,常文治又先后在《牛角石》中饰演了陈秉仁,在《海上明珠》中饰演了大力,在《春兰秋菊》中饰演了梁华,在《追索》中饰演了钱老爷,在《杨家将》中饰演了杨继业,在《笨人王老大》中饰演了胡副主任,在《家乡浪漫曲》中饰演了王吉奎,在《百团大战》中饰演了日本将领坂垣征四郎等等。
上述影视剧中,常文治最著名的角色是主演了《杨家将》中的金刀令公、大宋忠臣杨继业,该剧艺术性地展现了杨继业一门忠烈,抗击辽国入侵的悲情故事。
向常文治老艺术家致敬!
【喜欢老电影、老影人的朋友,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作者将与您一起向经典致敬,忆影人辉煌,共同重温曾经的美好时光。请记得关注娱文娱视我们这个小家,美文会及时发送到您的手机上,幸运会时时萦绕在您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