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扮演者左大玢有多美?与主席是忘年交,颜值不输一线女星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被拍摄成为了电视剧,许多老影视剧也被年轻一代人的圈中新人不断翻拍,但是在这样的现象中会出现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许多人的演绎尽管突出优秀,但很难让人对某个角色有具象化的理解。

但在80年代初期由杨洁导演亲自选角的一部剧,剧中许多角色都将书中的人物给演活了,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观音菩萨,当她出场的一瞬间,许多人都被她的气质所吸引和折服,殊不知她不仅火,还和毛主席是忘年之交,你知道她叫什么吗?
支持作者,写作不易,文中会有5s广告,观看后可免费阅读全文
80年代,那时候的拍摄场地和经费都十分有限,就连灯光造型都是要在有限的经费和人员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但是这一幕的出现,却成为了许多人童年对于仙境的认知,没有夸张的烟雾,也没有一望无边的云海,但却让人一看就仿佛置身于仙境中。
照片中观音的扮演者,独坐于莲花中,有一种悲悯世间的怜爱,不得不说杨洁导演的人物选取都非常厉害,而观音菩萨的扮演者就是左大玢,一个河南姑娘,通过她的演绎许多人到现在都认为观音菩萨就是左大玢的模样。
那个年代无论什么都非常紧缺,就像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曾经说过,原本预计是三年左右就能拍摄完成,没曾想这一拍就是数十年的光景,那时候所有的风景几乎都是实拍,每一次转场都是一场大的迁徙。
而之所以说观音菩萨的扮演者演绎得十分成功也是有迹可循的,在这张剧照中,有的仙侍俏皮可爱,有的是妩媚多姿,但是左大玢站在她们中间,让人感受到万花丛中的一份清冷感,仿佛她现在就是怜悯苍生的菩萨。
左大玢的面相是非常有福气的,真正诠释了何为慈眉善目,把观音菩萨演得活灵活现的,以至于在拍摄途中,哪怕在休息过程中只要穿着戏服,都会有人对她说句南无阿弥陀佛,并且让人感觉一看就想要虔诚跪拜。
这张照片来自于《西游记》的剧照,观音菩萨受到孙悟空的请求,前往解救他于水火,当她面带微笑朝着妖怪的山洞中走去时,庄严又慈悲,有一种从未伤害过万物的慈悲,现在虽然有许多翻拍的《西游记》,但再也没人能够演出左大玢所呈现出来的慈悲为怀。
这部剧在播出以后一路收视长虹,直到现在还有许多电视台将其重新进行画质更新,利用现有的技术,将这部剧的画质最大程度的还原清晰,让更多人能够看到这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而最能证明这部剧优秀的就是无论过去多久,无论画质如何,无论受众群体是哪个年龄层,它都是最受欢迎的。
左大玢童年
《西游记》是80、90年代人们的回忆,而左大玢就是我们心中观音菩萨的具象化,她的家境也是非常好,能够展现出那份特殊的慈善悲悯感,与她从小的教育也是密不可分的,她的父亲是左宗濂当时荥阳县长,母亲郑福秋是当时湘剧的四大名旦之一。
从小父母对她的培养就十分严谨,教她做人做事的道理,而左大玢也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对戏剧十分喜欢,从小也喜欢前往后台和唱戏的角儿们闲聊,在她六岁时,父亲因工作调动一家人定居到了湖南长沙。
她是真正的老戏骨,通过演绎她诠释出了人们心中对于观音菩萨所理解和认知的那份法相庄严,而她本人对于菩萨也是十分敬畏的。
在演出之前,她就多次前往庙宇叩拜,在演出过程中如遇到了寺庙,她也都会走进去一一叩拜,将心中那份尊敬展现出来。
左大玢在唱戏时的装扮,不得不说这样的扮相给人一种江山美人并存的美好感,虽然动作十分柔美,但是眼神中却透露出一股英气,许多人都说,长大以后才明白为何戏曲能够代代传承,为何老一辈人爱听戏,因为戏中有道不清唱不尽的悲欢离合。
左大玢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她对演绎的通透,她在戏曲界的成就证明了她的成功,她是湖南省第一个获得梅花奖的演员同时也是戏曲表演艺术家。
她有着许多不同的扮相,每一种左大玢都演绎出了不同的人生和人物特点,一颦一笑皆是戏,或许从小对于戏曲的参透让她能够准确的琢磨出一个角色的特性,这也是为何她能够在众多观音菩萨的扮演者中脱颖而出,创造出一个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形象。
许多人都了解她的戏曲和影视作品,殊不知在她年轻时和毛主席曾是忘年之交,毛主席也曾亲自为她正名,因为父亲的身份,左大玢受到了一些不正确的对待,她所演绎的《园丁之歌》也被批评,当时有些人认为老师不是园丁,只有党才是,因此要求左大玢作出检讨。
并且还对左大玢说,应该用普通话去演绎而不是放眼,但是左大玢丝毫不怯场,直接表明了她只会湖南话,毛主席也喜欢湖南话,虽然说后来做了检讨,但是全程都是普通话,这首《园丁之歌》也是备受排挤。
直到70年代中期,毛主席回到了湖南,在节目单中她直接就圈中了《园丁之歌》,影片刚开始毛主席就认出了这个和他有忘年之交的小娃娃,观影过程中毛主席得知这部剧正在遭受非议,十分生气,严厉的说这就是好戏,为什么要批评,后来还亲自为其定调,左大玢知道以后也是非常激动。
左大玢和毛主席的相识是在50年代末期,当时左大玢唱湘剧却因为看到毛主席紧张而忘词,由于是孩童时期,所以左大玢并没有旁人那份畏惧,直接拉起主席的手开始数手心的螺,并且还直接对着主席说您有十个螺,难怪您当主席,毛主席听到后对这番童言无忌也是十分开心。
后来在60年代中期,毛主席百忙之中也抽时间前往湖南听左大玢唱湘剧,没曾想这次却意外听到了左大玢的嗓音有些沙哑,本来出于好意询问她是否感冒了。
没曾想,左大玢直接将主席手中的半截香烟夺了过来。
半截烟头
并且还做出一副十分严肃的表情,劝诫毛主席要少抽烟,不然会和她一样嗓子变哑。
这样幽默又贴心的劝诫让毛主席内心十分感动,后来再也没有当着左大玢抽过烟,而那半截香烟左大玢并没有丢,而是回家用十分精美的盒子保存起来了,这一年她才20岁。
两人相识的那一年左大玢才16岁,却因为独特的说话方式和毛主席成为了忘年之交,这张照片就是毛主席正在和左大玢跳舞,只是那时候的她还不太会,全程都是毛主席教导她,对她来说,主席就是亦师亦友,两人的忘年交,更像是父女之间的情谊。
结束湘剧演出的左大玢正和毛主席亲切的谈话,两人在相识之初,左大玢就十分好奇毛主席茶杯中的茶叶为何是竖着的,而毛主席也被眼前这个对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小姑娘吸引,耐心地给她解释茶杯中的是哪个地方的茶叶。
而令毛主席没想到的是,眼前这个可爱的小娃娃,竟然会向他讨一杯茶喝,当时的左大玢正好口渴了,听到毛主席解释后,就直接给主席说我口渴了,想喝您的茶,主席听到后笑得十分开怀,但是没有拒绝,而是将茶杯递给她,让她细细品尝。
在品茶结束后,左大玢还十分开心的告诉毛主席他的茶很好喝,看着眼前这个和自己儿女一般年纪的姑娘,毛主席也不由得喜欢这个永远笑颜如花的小姑娘,后来在王任重前来汇报工作时,毛主席还贴心的给左大玢做了介绍。
并且直接指着左大玢对王任重说,这位就是湘剧院的演员左大玢,这句话的含金量对于当时还初生牛犊的左大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句话不仅认可了她戏剧表演者的身份,也是对她的一种尊重。
后来的时间里,只要毛主席前往湖南都会去见一见这个忘年之交,左大玢用自己的童真赢得了毛主席的认同,同时也用自己对于戏剧的理解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这一点,和左大玢喜爱热衷于湘剧是紧密相关的。
因为喜欢所以才会更加努力,也正因如此,即便是枯燥又繁忙的工作,但因为自己的热爱也会变多姿多彩。
左大玢从年轻时就非常漂亮,随着年龄的增加那份漂亮未曾退去反而平添了几分大气,她的面相就正如她所饰演的观音菩萨,没有任何娇媚之色,全然都是一副凛然正气,悲悯天下的模样,当时左大玢在前往别人家中时发现人家拜得就是她演的观音。
她的美松弛得让人觉得十分舒适,但却不会有任何不好的想法,只觉得有一种慈悲但又不失一种不怒自威的震慑感,如此一位奇女子也难怪能够成为毛主席的忘年之交,而对于左大玢来说,能够被优秀的人夸赞,才是最好的赞扬。